位置:首頁 > 燃氣資訊 > 澳大利亞:能源大國也鬧氣荒
澳大利亞:能源大國也鬧氣荒
瀏覽次數(shù) 341 , 日期 2017-03-22 , 燃氣設備 加入收藏
澳大利亞總理馬爾科姆·特恩布爾近日表示,由于能源價格波動和供不應求,澳大利亞能源競爭優(yōu)勢(愛基,凈值,資訊)正逐漸喪失。
事出有因。近段時間,澳大利亞可再生能源產業(yè)最發(fā)達的南澳大利亞州經常停電。有一次停電時間長達兩周,當?shù)厮行袠I(yè)生產和經營都因此陷入了癱瘓。
特恩布爾將問題的原因歸咎于反對黨工黨州政府。他指出,維多利亞州政府制定了50%的可再生能源比例目標,導致當?shù)厝济喊l(fā)電廠關閉并使用天然氣進行發(fā)電,可同時當?shù)卣謱ζ髽I(yè)在州內開采天然氣資源進行了限制。“我認為這一決策是荒謬的。我們需要開采更多的天然氣來維持工業(yè)正常運轉,并創(chuàng)造更多的就業(yè)機會。”
只是暫時性短缺
商務部研究院美洲與大洋洲副所長周密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澳大利亞天然氣“危機”的出現(xiàn)是因為能源生產和消費以及輸送渠道還不能適應市場需求,加之出口對本地的消費替代在短期出現(xiàn)的供需不平衡,只是暫時性現(xiàn)象,這并不說明有能源危機。
具體而言,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國際研究部主任陳曉晨對國際商報記者分析道,澳天然氣生產銷售面臨兩大矛盾,一是澳大利亞國內市場天然氣價格比較低,能源商難以獲得較高回報,這會抑制能源商進一步投資的能力和意愿。二是澳大利亞天然氣銷售缺乏統(tǒng)一的亞太能源市場,由于沒有完全打通銷售渠道,導致天然氣上游投資有一定限制,但是本國氣田產能又是相對過剩的。
另外,澳大利亞新聞網援引能源經濟及金融分析研究所能源分析師布魯斯·羅伯森的話說,澳大利亞作為世界最大天然氣出口國,用氣出現(xiàn)短缺簡直“荒謬”,他并不認可特恩布爾將責任歸咎于州政府的言論,表示天然氣短缺的主要原因在于各大生產商限制開采量以抬高價格。
羅伯森指出,澳大利亞天然氣市場競爭較小導致天然氣價格較高,東海岸天然氣市場更是被生產商壟斷。他認為此次能源短缺問題并非不可解決,需由政府強勢介入,提高各公司天然氣生產規(guī)模的透明度。
天然氣出口不能偏廢
但長期而言,澳大利亞還是不能因為國內產業(yè)矛盾而偏廢天然氣出口市場。
國際能源署(IEA)稱,天然氣儲量豐富,未來十年仍會處于供過于求的階段。更有證據表明,如今可再生能源異軍突起,其高投資、低成本的特點使得利潤率已超過天然氣。天然氣市場6月中旬集中爆發(fā)的喜悅氛圍下隱藏著搖擺不定的前景。
咨詢公司伍德麥肯錫最新一份報告指出,到2035年,天然氣市場將增長130%。該公司還表示,澳大利亞天然氣產業(yè)歷經10年發(fā)展,如今雖然不景氣,但未來幾年仍將收獲頗豐,尤其是像高庚這樣的項目,長期以來伺機獲利。
伍德麥肯錫認為,天然氣的發(fā)展受制于油價。到2020年年底,油價極有可能升至70美元/桶,屆時澳大利亞天然氣收益率將為7%;即使油價達到120美元/桶,其收益率也只有9%。
澳大利亞中央銀行的經濟學家亞歷山大·西斯聲明稱,盡管如今的石油市場并不景氣,但澳大利亞人有信心,天然氣行業(yè)將越來越具有競爭力。但西斯對澳大利亞煤炭行業(yè)并不抱樂觀態(tài)度。她不斷強調可再生能源對澳大利亞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性,澳大利亞對傳統(tǒng)能源領域投資了1720億美元,對可再生能源領域的投資也必須加大。
陳曉晨建議,未來澳大利亞天然氣市場應以中國為最終消費端,以東南亞為連接的能源供應鏈條。這既能把亞洲天然氣價格紅利帶入澳大利亞,又為東亞消費國提供了穩(wěn)定、低價而優(yōu)質的汽油。目前,澳大利亞與日本有少量天然氣貿易,未來建議建立一個連接中國需求端和澳西北部供應端的交易鏈條,以天然氣管線作為支撐。